神木警务改革让安全感触手可及-天天速看料
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立昊洋
(相关资料图)
通讯员 郭建飞
三月,阳光明媚,陕西省神木市滨河公园内游人如织,一位60多岁的大娘急切地跑到警务工作站寻求民警帮助,称其4岁的孙女在公园内走失。民警迅速开展工作,动员公园工作人员和附近群众全力寻找,不到20分钟,走失女童被成功寻回。
这是神木市公安机关深化改革,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的一个缩影。“神木公安机关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持续深化警务机制改革,通过夯实基层警务根基,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,让改革红利释放到千家万户。”神木市公安局党委书记、局长董宪表示。
重塑体系
“说起公安工作的变化,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见警率更高了,无论是在商场、小区、公园,还是在校园,经常能看见民警在开展普法宣传,大街小巷里总有他们巡逻执勤的身影。”神木市人大代表李宝试感触颇深。
为全面提升城区街面见警率、降低发案率,探索创新巡防机制改革,神木公安以落实“三见警”和“1、3、5分钟”快速反应机制为导向,推行点线面圈巡防机制改革。
点上巡,在城区5个重点复杂部位设立警务工作站,巡特警大队20人、交警大队5人实行“四班三运转、24小时值守”,第一时间处置突发治安交通警情。
线上防,机关部门、巡特警、交警和派出所建立联勤联动机制,围绕重点道路场所,每周开展不少于两次的巡防清查行动。
面上控,以巡特警、交警、警务工作站和派出所警力为主,将城区划分为巡区网格,开展社会面常态化巡逻,并组织网格员、保安等社会力量参与巡防工作。
圈上围,以“全市边界20个盘查点+出城主干道6个检查站”为支点,构建10分钟城际防控圈,严查过往重点车辆、人员、物品,筑牢市域外围防线,对市域突发事件,可快速反应、快速处置、无缝合围。
新机制运行以来,全市刑事、治安类警情分别下降了14.8%、22.3%,初步实现了社会面“发案少、秩序好、社会稳定、群众满意”的良好效果。
内外皆修
“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成后,‘案卷不过夜’的做法有效防止了‘抽屉案卷’等不规范现象发生。”在神木市执法办案管理中心,神木市公安局法制大队副队长王平指着一组智能案卷柜介绍,“标准化精细化的执法办案管理机制,将规范执法落实到每一处细节。”
在执法规范化建设中,神木公安积极推动公安智慧法治建设,提高了执法办案智能化水平,为法治公安建设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引擎、注入新动力。
该局建成了全省一流集案件监督管理、涉案证据管理、执法办案、医疗体检为一体的“一站式办案、合成化作战、智能化管理、全流程监督”执法办案管理中心。全局22个办案场所、案管室全部接入办案管理中心,“警、案、人、物、卷、场”六要素实现全流程、可视化、闭环式管理;持续加强接处警、执法办案从严监督管理,执法质量问题发生率同比下降67%。
该局还紧抓执法责任制这个“牛鼻子”,健全完善5类15项规范执法工作制度,严格执行所队长主办抱卷、案件评查和“日督察周通报”等制度,激励民警多办案、快办案、办好案。
目前,神木全市在32个基层办案单位推行了办案积分管理,实现了纠正违法、绝对不捕不诉案件量同比“双下降”,以及执法质量、执法能力“双提升”。
引入活水
每到学生上下学时,神木市公安局各派出所的社区民警总会出现在各自负责的学校门口,为孩子们的安全保驾护航。时间久了,孩子们都与警官们处成了“老相识”,他们总是隔着老远就喊“警察叔叔好。”
“脚上没土,心里没谱。”神木市公安局钟楼派出所所长白前峰说道,“只有走进社区、融入群众,才能了解群众的需求,我们16名社区民警分别与居委会工作人员、网格员结成对子,一起参与社区治理,把‘服务窗口’开到百姓身边。”
为进一步发扬新时代‘枫桥经验’,神木市公安局深化派出所警务机制改革,全面优化“一室两队”警务模式,对每名社区警力逐人划定“责任区”,进一步细化网格管理,将服务群众的阵地前移。2022年以来,神木公安累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830余件,化解率达96%。
同时,神木公安汇聚群策群力,推动社区民警与社会综治力量深入融合,组织网格员、社区干部、村干部、志愿者等社会力量3200余人共同参与防范化解社会各类矛盾风险,“滨河义警”“钟楼红袖章”“交通劝导员”成为神木基层社会治理的名片。
“目前,我局创成1个省级、3个市级、6个县级枫桥式派出所。下一步,我们将持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水平,忠实履行好新时代公安机关使命任务,为百姓营造更加和谐安宁的社会环境。”董宪表示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