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个小目标只实现了一个 但蒙牛卢敏放依旧信心十足
(资料图片)
时隔多年,中国生鲜乳行业再度经历“奶荒涨价—养殖扩产—产能过剩—倒奶杀牛”的产业寒冬。1月初,河北省奶业协会秘书长袁运生在“河北奶协”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刊发署名文章,称当地奶农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和求助:“现在牛场太难了,原来收奶的不收了,这是又要让我们倒奶杀牛吗?”
据业内专家透露,发生奶农“倒奶杀牛”的直接原因是乳企向牧场了减少生鲜乳收购,但根本原因却是终端消费的需求不足。受疫情影响,全球乳制品消费市场疲软,国内乳企业绩普遍承压。
在大环境不景气的背景下,乳企纷纷下调原奶价格预期。中国原奶价格自2021年8月创出历史新高4.38元/千克后,基本上处于跌势。2022年12月29日,河北奶协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生鲜乳交易参考价为4.1元/公斤,最低价3.93元/公斤,鉴于当前形势,有养殖场委员(代表奶农利益)主动提出最低价格下调至3.85元/公斤。这个价格对于部分牧场来说几乎没有了利润空间。
奇怪的是,虽然原材料价格跌了,可下游乳企却依然叫苦。国内两大乳制品巨头之一的蒙牛2022年上半年营收增速仅有3.96%,核心业务液态奶的增速低至0.55%,明显弱于上年同期20%以上的增速,其他诸如常温酸、乳饮料业务也由于消费场景缺失、人员流动性减弱等因素,营收下滑接近 20%,最惨的奶粉业务,业绩甚至同比下跌了25.6%。在半年报中,蒙牛如此“挽尊”道:2022年上半年,受国内新冠疫情影响,物流效率下降、卖场客流减少;全球市场通货膨胀攀升、原料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,营收增速略有回落。
在传统大单品接连遭遇销量窘境的情况下,蒙牛只能设法开拓“第二曲线”。2022年上半年,蒙牛包括奶酪业务在内的其他收入为22.6亿元,约为上年的2.5倍。不过可惜的是,以奶酪为主的其他业务仅占蒙牛总营收的4.7%。
此外,蒙牛还开拓了冰淇淋业务。2022年上半年,蒙牛依靠冰淇淋业务实现收入39.04亿元,同比劲增29.96%。尤其是与茅台合作开发的茅台冰淇淋,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现象级打卡。但对于季节性产品而言,茅台冰淇淋的热度与高增长趋势难以持续,只能为蒙牛带来暂时性的业绩增长。
早在2017年,蒙牛就立下“两个千亿”的目标,即“2020年蒙牛销售额要达到千亿,市值也要达到千亿”。然而,2020年如期而至时,蒙牛的两个小目标只实现了一个。虽然在二级市场上市值达到了千亿元,但营收只有760.35亿元,甚至还不及2019年的水平。
可奇怪的是,这厢双千亿还没完成,那厢蒙牛总裁卢敏放又在2020年年底提出了“再造一个蒙牛”的远大理想,照此目标推算,2025年,蒙牛营收规模要达到1500亿元上下才算及格。尴尬的是,直到2022年上半年,蒙牛营收还是只有477.2亿元,离千亿目标依然距离不小,更别说1500亿了。
不过卢总对此似乎还是信心十足,近日在接受《新京报》采访时,卢敏放重申,“在2023年和未来的日子里,蒙牛将坚守‘强乳兴农’的初心使命,向着‘再创一个新蒙牛’的战略目标勇毅前行。”